“很多人问我……他们会‘诶,如果你可以回去改变,你会改变什么?’我什么都不改变。”回想起七年前那件对自己的演艺生涯及个人生活都影响巨大的事,陈冠希这样说。
他的这段自白来自 VICE 拍摄的纪录片《触手可及:一部关于陈冠希的纪录片》。这段话也同样被剪辑进预告片中。
11 月13 日起 VICE 连续在自己的微信平台放出三段《我们拍了陈冠希》预告片,做足宣传;11 月 30 日,纪录片的第一集正式在官方微信和视频网站上线,一天之内,在腾讯视频播放次数超过 333 万次。它可能是近期最火的纪录片。
上周末,VICE 在上海 M50 创意园区的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举办了首映会。800 多平米的艺术空间里布置了 VICE 的巨幅 Logo,而在入口处挂的宣传照里,陈冠希戴着黑框眼镜,穿着学校制服,做了一个顽皮的表情。
纪录片的绝对主角和最吸引人之处就在于陈冠希本人——一个被打着各种标签、粉丝诸多但却时而陷入负面新闻的“话题明星”。而片子呈现给观众的可能是一个大家平时看不到的陈冠希。VICE 制作团队从今年五月到九月期间跟拍陈冠希 19 天,记录下他在这期间、在洛杉矶、香港、北京、上海、东京等城市所经历的事。
简言之包括三个主要部分,陈冠希如何经营自己的生意,如何对待音乐,如何(希望)当一个普通人。用制片人朱西(Billy Starman)的话说,“看完这部片之后,喜欢的人可能会更喜欢他,讨厌他的人可能会更讨厌他。”
在纪录片里,你会看到陈冠希在做这些事(剧透预警)。
比如以老板的身份为自己在洛杉矶的服装店站台,卖衣服,签名,和粉丝摆各种姿势合影。到面料工厂考察工厂布料、车间、仓库,与工厂老板谈生意上的合作。在微博上发了一条消息预告,然后临时造访自己在北京的店铺。介绍自己办公室里的艺术收藏根本停不下来。拍 MV,被一群穿着校服的的日本少女环绕。冲到跟踪自己的汽车前,拿起相机和狗仔互拍。在一次因故取消的演出,面无表情地坐上车从现场返回。
陈冠希介绍自己办公室的摆设与装饰
跟面料工厂老板谈生意合作
陈冠希表示,做自己的生意让他终于有“不受控制”的感觉,他也更认同这里人的工作方式
质问一路跟踪自己的狗仔队
制片人 Billy 对《好奇心日报》说,他们的初衷并不在陈冠希本身的争议性。确实,成千上万人见过他的照片,本身很有意思,而更重要的是,当前有许多年轻人在做和陈冠希差不多的事(做潮牌生意、嘻哈音乐),如果要做这些事情就绕不开陈冠希,那么何不拍摄一部纪录片让人们看看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样子。
VICE 团队先是向陈冠希公司提出拍摄请求,后来又直接跟陈本人说要拍一部关于他的纪录片。据 VICE 在官方微信上透露的信息,陈冠希回答道:“I’ll show you my life, you can film everything except me f**king.”
于是,规划了几个拍摄方向之后,两三人的拍摄团队就启程到洛杉矶开始拍陈冠希。典型的拍摄的一天是,“他一直干一些事,他干点事,就喊我们跟着一块去干点事。”Billy 会在过程中问陈冠希问题,并由摄影机观察、记录下他的回答与他的生活。
Billy 说,陈冠希是个挺情绪化的人,确实能在拍摄过程中看到表现出状态有所起伏。但这也是他相处过最简单,镜头前最自然的拍摄对象。
这也是这支纪录片有趣的地方所在,镜头的陈冠希呈现出了一个相对自然的状态,让事情看上去更加“真实”。
”他对我们镜头非常开放,完全不管。肯定有些镜头不能用,但也不是因为这些镜头不好,他在干嘛我们都在拍,他都无所谓。所以我们对他的态度也一样,我们把他给我们在镜头里表现出来的东西组织成一个纪录片的形式而已,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他自己说的。”Billy 说道。而这些能用不能用的素材加起来,大概有 800G(差不多相当于 500 部 1024*576P 大小电影容量)
纹身店里的陈冠希
向镜头展示自己的日常生活
这部纪录片目前在社交媒体上收到的评价挺不错,豆瓣评分为7.6,在微博上搜索相关关键字,也看到不少正面评价。当然一定有人猜想这些到底是真实的陈冠希,还是一个专业演员演出来的神态与表情。谈到这个问题时,Billy 说:“你们还是问他去。”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